Apama 水下機器人:Autodesk Fusion驅動水產養殖產業的技術革命

由於全球人口的快速成長,水產養殖產業正快速成長,同時伴隨而來許多技術上的挑戰,其中深海漁網破損的問題最為頭痛。當漁網在深海破損後,傳統上必須依靠潛水員下潛到海裡縫補,但隨著養殖場規模擴大,位置推進到外海與更深水域,這種方式逐漸變得昂貴、困難,甚至不可行。
 


來自澳洲的 Southern Ocean Subsea(SOSub)公司看準了這個痛點,提出了一項創新解決方案:Apama,一台能在水下自動縫補漁網的機器人。這項突破性產品的背後,正是 Autodesk Fusion與包括3D列印機等的數位製造工具,讓原型驗證與工程設計不再受限。

 

 

從構想到落地Autodesk Fusion數位製造的核心


SOSub 最初計畫開發一個可附掛在 ROV(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,遙控水下載具)上的縫網模組,但在研究後發現市面上缺乏能支撐起此模組的載具。團隊於是決定從零開始設計一台專屬的水下機器人,並開發特殊的縫紉機構,能在高壓水環境中精準縫補漁網。
在這個過程中,Autodesk Fusion扮演了整個數位製造的核心:

 

  • CAD 建模:快速構建整體機械結構。
  • CAE 仿真:驗證應力與性能,降低設計風險。
  • 雲端協作:所有設計即時同步,讓團隊、協力廠,甚至客戶無縫共享,不必再依賴繁瑣的檔案交換。


正如 SOSub 聯合董事 Kelsey Treloar 所說:「Fusion 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核心。它不僅簡化了設計流程,還讓我們能提前解決潛在問題。雲端整合與檔案管理的便利,更是其他 CAD 軟體難以相比的優勢。」

 


 
原型測試:3D 列印 × Fusion 驅動快速設計迭代


對於必須承受深海壓力的水下機器人來說,原型測試是成敗關鍵。SOSub 借助 Autodesk Fusion設計致動器與各種模組,並透過 CNC 與 3D 列印打造原型零件。在沒有巨額研發資金的情況下,他們前後陸續已完成八代Apama 原型。
Treloar 分享:「我們設計的致動器,透過3D列印後直接下水測試,深度從 3 公尺到 500 公尺不等。第一代原型幾乎完全由 3D 列印製成,在海上運行超過五個月,沒有任何漏水或材料損壞的問題。」


這種「設計-列印-實測」的高速迭代流程,正是Autodesk Fusion整合 CAD、CAE、CAM 的價值體現。

 

 

協作與雲端:Fusion 打破設計邊界

 

隨著團隊擴展至8名全職設計人員,Fusion的協作能力成為另一項關鍵優勢:

  • 同一平台即時修改與快速回饋,大幅縮短研發週期
  • PDM版本版次管理有效避免混亂
  • 與協力廠、客戶共享設計,不必透過繁瑣的轉檔傳輸

 

 Treloar 強調:「Fusion 的協作功能讓我們與客戶的互動更緊密。任何改動都能即時完成,不需要等待檔案轉換或郵件往返。」

 


 


商業化的下一步:Fusion Manage 與供應鏈整合

隨著澳洲政府提供 100 萬澳幣補助,Apama 已從原型邁向商業化量產。然而,Treloar 也直言,挑戰並不僅在設計,而是如何進入市場與建立製造流程。為此,SOSub 選擇導入 Fusion Manage 搭配用於:

  • 產品資料管理
  • 供應鏈整合
  • 企業資源規劃(ERP)銜接

 

這讓設計到生產的數位流程更加完整,為 Apama 的量產預先鋪平道路。

 

 

Apama 專案的意義:不只是機器人,更是產業的轉折點
 
水產養殖產業正快速走向深海化、規模化,傳統人力維護模式將難以為繼。Apama 的出現,代表著降低維護成本,無需高風險、高成本的潛水作業,提升產業效率,自動化縫補讓養殖場運營更穩定。Autodesk Fusion不僅讓 SOSub 團隊能快速原型設計,更透過雲端協作、供應鏈整合,將一個學術構想推向市場,也是水產養殖產業數位轉型的縮影。隨著 Apama 即將進入市場,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水下維修的一場革命,更是 數位製造工具如何驅動新創,改變整個產業生態。


未來,Autodesk Fusion將持續成為這場變革的核心引擎!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